首页>最新资讯

大数据发展为贵州供给侧改革注入数字动力(图)

多彩贵州网2017-03-08浏览

   多彩贵州网讯 (全国两会报道组) 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大数据在最近几年广为人知,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识。在中央政府层面,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也相继出台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规划措施。

  贵州迈出的步伐较大,对大数据的期许也更高。2017年初,贵州省大数据局获得中央编办批复,成为全国首家省厅级大数据管理结构。随后不久,贵州省确立了以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和贵州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厅长郭瑞民任双组长的大数据安全领导小组,推进大数据落到实处。

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长青接受记者采访

  发挥内陆优势“后发赶超”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繁荣,贵州贫穷落后这一固有印象在GDP高速增长中依然改观。2016年,贵州省GDP同比增长10.5%,连续6年居于全国前三位,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档口,贵州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这对于当前的“L”型经济而言是一个可喜的亮点。

  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分享中国经济红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的GDP总量已突破70万亿,巨大的经济规模给了中西部省份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则和贵州的内生优势有关。

  “沿海有沿海优势,内陆地区也有内陆的优势。”2017年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长青在京接受多彩贵州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贵州生态环境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还有山地特色,这些都是优势,最主要的就是发挥好这些优势。”

  大数据无疑是发挥优势的一项有益、大胆的尝试。早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之前,贵州省对大数据已经做了长足的谋划。《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简称《大数据纲要》)指出,贵州气候环境优良、地质结构稳定、水煤资源丰富、电力价格低廉,具备发展大数据的基础性条件。

  贵州省政府也明确支持大数据发展。《大数据纲要》表明,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发展大数据也写进了贵州省十三五规划,在规划任务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大扶贫。在2013年至2016年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文件也相继出台。

  “贵州发展大数据有百利而无一害。”全国人大代表、民进贵州省副主委、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说。在他眼里,大数据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经过政府和社会的投入,贵州大数据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16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完成2180亿元,同比增长45%。从政府部门到企业,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使用大数据,成为一门必修课。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大数据战略贯穿到三大产业发展中去,后发赶超才能成为现实。在此当中,政府要当好引导者、监管者的角色。”马长青对记者说道。

  三大产业中,制造业一直是贵州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当前供给侧改革新时期,没有产业历史包袱的贵州有“新任务”。

  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谋发展的担子相对更重。马长青对多彩贵州网记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安新区的发展方向也早有所明示:走“两精三化”道路。两精指的是精心打造,精心谋划,三化则指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

  贵安新区本身就是精心打造、精心谋划的呈现。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贵安新区为国家级新区,也给贵安新区提出了明确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在全国18个国家级新区中,贵安新区首个出台大数据建设具体方案,出台了包括《贵安新区政府数据“聚通用”攻坚会战方案》、《贵安新区支持大数据应用与创新十条政策措施》等多项文件。2016年,贵安新区入驻大数据企业达80家以上,实现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200亿元。

  这些年的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拉近了和东部地区的差距,补了短板。要发挥贵州内陆地区的优势做长板,必须以超常规的新机制推动发展。“‘两精三化’不仅仅是总书记对贵安新区的要求,也是我们贵州发展的真实写照。”马长青说道。

  走特色发展道路的贵州,率先设立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率先制定大数据应用的地方法规,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获批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并且成功引进包括BAT、华为、浪潮、高通、微软、惠普等在内的大数据领军企业落户贵州,引进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00个,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高端化趋势明显。

  马长青表示,三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高端不只是产业高端,还包含人才高端、服务高端,配套体系也要高端。“发展的配套体系如教育、医疗、公共设施高端了,才能留得住人才,人才呆的住,才有长远发展的韧劲。”一整套体系都高端,产业发展的污染问题就不容易出现;配套体系完善了,集约化的效果就会展现,产业也会走上正循环。

  “智慧旅游“便是马长青精心谋划、精心打造的例子。3月,贵安新区平坝农场万亩樱花即将盛开,去年的这时候,平坝迎来游客上百万人次,却因交通、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体验并不佳。在马长青的规划里,依托数据共享、数据收集和数据挖掘,可以对交通拥堵、游客喜好、旅游线路、热门景点、出行方式等做出精准分析。“从根本上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达成服务的最大产出,目前我们这一块工作已经接近完成。”马长清说,“这也是供给侧改革。”

  大数据可发挥的效力不止如此。在农业领域,一家名叫绿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绿澳”)的企业曾获贵阳市委书记陈刚点赞:这才是落地的大数据。据绿澳农业总经理徐新芳介绍,绿澳发展农业大数据主要在两端:一端在生产种植,一端在销售。在生产领域,绿澳农业依托传感技术建造智能温室,对农蔬种植进行大数据监测;在市场端,绿澳农业借助大数据平台收集、分析全国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从中挖掘商机。

  在工业领域,2017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开展“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新生态。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智能制造这两个贵州弯道取直的关键词,同样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实体经济已经到了全面提升质量、而且还要加快满足供给侧改革要求的关键点,把大数据融入实体经济,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贵州后发赶超的必由之路。”马长青对记者说道。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本网(黔秀网 www.qianxiuwang.com)所刊登照片、信息内容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并署名来源)如有侵犯权益,请于作品发布后的5日内与本网联系;Email :qxnrmw@163.com ;微信:Alne7879

相关推荐

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推进课题研究 - 州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工作会议(图)

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推进课题研究 - 州级课题《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工作会议(图)

兴义市下五屯办耳寨小学开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图)

兴义市下五屯办耳寨小学开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图)

兴义四小民航校区学习《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调查调研的通知》(图)

兴义四小民航校区学习《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调查调研的通知》(图)

图集

资讯 风情 玩遍黔西南
以上为推荐点击查看更多图集>>
广告

猜您喜欢

旅游 教育 招聘
查看更多+
广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