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评估展现创新实践,引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图)
黔秀网(文:彭泽文/图:郭兴敏)6月27日,黔西南州教育局对本州教师获得立项的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估。此次检查评估工作严谨规范,涵盖了课题组自查、单位初审、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旨在全面审视课题研究进展与质量,确保阶段性成果的有效达成。在众多参评课题中,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教科室主任柯代玉主持的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指导小学生“说数学题”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MJ25058)脱颖而出,备受瞩目。
该课题自2023年6月立项以来,已历经两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方面,课题组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中期评估,获得了高度赞誉。

在理论层面,课题组独创性地提出了“三会(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三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融合理论框架,构建了“破题之眼—解题之道—思通悟理”三环教学路径。这一创新性理论体系,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逻辑严密且完整的模型,还配套开发出58例创新作业设计和20余篇结构化教案,形成了覆盖概念课、计算课、问题解决课等全课型的校本资源包。这一成果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实践层面,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实践、策略修正等一系列环节,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学生层面,37人次在省、州、市各类学生素养大赛中脱颖而出,摘得奖项,同时有9篇“说数学题”学习体验文章在州级层面获得表彰,充分彰显了课题研究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显著成效。在教师层面,36人次在省、州、市教师素养大赛中获奖,累计开展示范课10余节、专题讲座10余场,辐射教师超6000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课题组的多篇论文和案例,如《指导小学生“说数学题”的课堂教学策略探析》荣获州级一等奖,多个教学案例在培训活动中得到广泛分享交流,覆盖数千人次,有力推动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评议专家黄继良、王飞鉴、郑小毛在对课题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三大改进建议,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首先,针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不同模块,开发差异化的“说题”指导细则。例如,在几何教学中,需着重强化学生“语言转译图形属性”的能力训练,以增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的适配性。其次,增设教师理论工作坊,以典型课例为载体,系统剖析“三会三教”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路径,促进教师对理论的深度理解,进而提升其理论内化水平。最后,对核心策略开展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班与常规班在语言表达严谨性方面的测评,运用实证数据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课题负责人柯代玉表示,将紧密聚焦专家提出的建议,重点推进三大工作,持续深化课题研究。一是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持续跟踪教学实施效果,并不断迭代升级理论框架,确保研究始终保持时效性与前沿性。二是依托黔西南州小学数学柯代玉名师工作室的丰富资源,每学期定期组织主题经验分享会、专项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助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构建规范化教研模式。三是积极探索将“三说”教学与主题式/项目式学习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更加包容、开放、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