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万山竞绿林业实现新发展
7月29日,贵州省林业局下发《省林业局关于发布全省各地2019年度森林覆盖率的通知》,黔西南州2019年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至61.17%,高于全省59.95%的1.22个百分点,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这是我州践行“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我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历届州委、州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十三五”期间州县市主要领导领办造林绿化示范点,实行县市领导造林绿化和保护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进行奖惩考核。从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基本绿化贵州”,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启动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州上下不断厚植生态优势,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共开展了“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让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以树为纲,绿色小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用扎实行动践行“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大工程推动。“十三五”期间,全州生态工程建设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力度之深,前所未有。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大规模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从2014年至2019年,全州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56.56万亩,任务数排列全省第二位,仅2016年全州100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就超过上一轮退耕还林总任务。州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实现了全覆盖。重要水源地15度以上耕地已进行了退耕还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从根本上有效治理了全州水土流失,大力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望谟县板栗,贞丰县花椒、李子,册亨县油茶等都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起来的。同时,积极争取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珠防工程、植被恢复项目,加大全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成功探索出石漠化治理的“贞丰顶坛花椒模式”和“金银花模式”。
大规模种植。义务植树运动持续深入开展,植绿护绿爱绿蔚然成风。自绿色贵州三年行动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每年春节上班第一天,按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市(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党委、政府领导年年带头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有力推动了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社会各界、企业、部门、团体参与国土绿化,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和热情持续高涨。林业生态工程的大规模推进、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较快地增加了扩绿增量。
大力度保护。加强了森林资源保护和造林绿化成果的巩固。2014年以来至今,每年均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逐年减少。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逐年提高。全州未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重大案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火灾案件持续减少。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敏感区、严重石漠化地方的喀斯特森林植被均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州有生态公益林面积741.47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382.21万亩、地方公益林359.26万亩。
大范围改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能源结构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全州乡镇村村通电,家家户户普遍使用了电力、沼气、煤炭等能源,大大减少了人们对森林资源薪材采伐和人为影响,促进了森林植被自我修复和自然生长。
据悉,全省除黔东南、铜仁、黔南继续保持前三位外,黔西南与遵义61.22%、六盘水61.55%森林覆盖率整体上处于同一水平。册亨县以72.37%的新高覆盖率首次迈入全省前10个县市之列,位居第8位;望谟县以70.53%,位居全省第12位。(黄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