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无敌
谈到家,我们内心充盈的是暖流,因为背后站着亲人。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遇到不幸,怎样面对?在册亨县庆坪乡四合村一个名叫放牛坪的地方,有一家人,用担当、坚强、乐观、感恩作了令人感动的回答。这份答案,诠释了“亲人即好人,长辈即榜样”的要义。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群体,杜应美及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他们的故事,虽然平凡,但也昭示着“风雨之后是彩虹,苦难到头伴甜来”的道理。
杜应美能走出贫困的大山,顶住父亡母嫁的打击,成为一名特岗教师,这完全得益于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无尽的爱,以及社会各界和亲朋的支持。所以,她常常心怀感恩。
在杜应美6岁时,时年35岁的父亲不幸离世,死于一次采石。
老家处在一座高山的半腰,是土山。正应了那句古语“山大无用”,大山挡住了父老乡亲出行的道路,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无论从哪里回家,都要爬坡上坎,出行实在困难。为此,在外教书的堂叔曾对老家的状况进行了如下的概括:世居高山腰,曾经很烦恼——信息长闭塞,出入心尤焦,路陡难行走,吃水要人挑,夜晚无电照,煮饭用柴烧,电视不得看,交流缺梁桥,读书儿郎少,叹息如波涛!
农闲时节,一向勤劳的父亲到离家两公里的石山开采石头,然后背回家,聚少成多,准备来日再将石头打成砂子以硬化院坝。日积月累,瓦房前方空地堆放了一大堆石头。
那天,杜应美同八岁的姐姐和四岁的弟弟在瓦房前的坝子里追啊跳啊,无比快乐,头顶不时有蜻蜓飞过。
但快乐瞬间轰然倒塌,悲伤随之而来。
那天,父亲埋头挖石,不幸随之发生。上面的大石头因下方被开挖松动,突然垮下,父亲避让不及,被压成重伤。
那天的一幕镌刻在他们三姐弟的脑海中。父亲被族人轮流背着,母亲、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已哭不出声音,被人扶着!父亲被背回家后,不久就断了气。
安葬父亲的那一天,阴雨绵绵,似乎也在为他们的不幸而垂泪。乌鸦不停地哀鸣。他们在母亲的带领下,穿着长长的孝衣,孝衣下摆沾满了泥浆,步履沉重地走在送葬队伍的前面,沿途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都忍不住抹眼泪。
因为年幼,杜应美当时还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他们叩头、叩头、再叩头,既是对亡父的哀悼,又是对尽心帮忙的亲朋的感谢。
安葬完毕,贫瘠的山间多了一座新坟,也多了三个可怜的孩子。
年龄稍大后,一次杜应美问爷爷,父亲受伤那天为什么不送他到医院。爷爷说,来不及了,我们赶到现场时,你爹已经晕死,如果不是当时你叔叔伯伯们轮流背,跑得快,恐怕还进不了屋(在当地,人一旦死在外面,遗体就不能停放在家里,超度亡灵也只能在屋外进行)。他一辈子很辛苦,要死就让他死在屋里吧!老年丧子,爷爷断断续续说完这些,不停抹泪。
不幸已经发生,生活还得继续。
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的爱是无价的、纯朴的、持久的。他们一家原本在另一栋瓦房里过着艰苦但也快乐的日子,但安葬父亲后,他们三姐弟连同母亲就应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的要求搬进爷爷奶奶家,以便全家人一起生活。
因为处在山区,土地贫瘠,收入有限。母亲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不久就改嫁了。从此,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咬着牙关接过爱心接力棒,哺育杜应美三姐弟,送他们读书,教他们做人。
与同龄人相比,虽然他们不算吃得最好,穿得最好,但因为拥有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的疼爱,他们数着星星,伴着山风,依然快乐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渐渐长大了。
但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却没有他们那样轻松,但纵然不轻松,但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叔叔婶婶都从未有过抱怨,送他们读书的心坚如磐石。他们三姐弟读小学时,国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每学期还要缴纳一定的学费。
为了他们的生活与读书,爷爷奶奶总是想方设法攒钱——
一是摘八角籽。曾有几年,到收获时节,集市上有人收购八角籽。为此,爷爷就把八角树当成了“摇钱树”。摘的过程既孕育着希望也暗含着危险。年迈的爷爷爬上八角树上摘八角籽,遇到树干小点的,爷爷的身躯往往会随着树干摇摇晃晃,让人提心吊胆。为了多摘一点八角籽,爷爷不惜施展钩、拉、压动作,险上加险。为了减少孩子们的担心,爷爷有时就逗他们说自己“小时候练过轻功”。从树上下来后,不时还给他们“露两手”,从不太高的坎上往下跳。这哪是轻功,无非是农村人最常见的基本功。但爷爷的“轻功”表演,往往会赢得他们三姐弟的喝彩,快乐的音符在山水间、在树林里飘荡,驱除了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压抑。
摘八角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自家结籽的八角树有限,爷爷有时经不住诱惑,就到别家的树上摘。树主人在远处看到有人在自家树上活动,高喊几声不见人下树,就会高声叫骂。走近看到是爷爷,往往就用方言说“打吧,打吧”。其实,寨中许多人家都不容易,但他们都纯朴善良,觉得爷爷更不容易。
二是养猪。买不起仔猪,爷爷就向好心人家赊欠,待猪卖后再去支付仔猪钱。为了将猪养得又大又肥,杜应美姐弟放学后就去讨猪菜,比赛似地疯找。回到家,三姐弟有时还会围着猪圈,高喊“快长,快长”。猪崽似乎也理解他们的难处,使劲疯长,每栏猪都膘肥体壮。这为他们顺利读完小学和初中奠定了基础。
三是种庄稼。其实,他们一家的土地不多,土质不好,但爷爷奶奶却很虔诚,精耕细作,所以每年的收成要比其他人家要好一些。这来之不易的好收成,爷爷奶奶付出了无尽的汗水。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或头顶烈日,或冒着严寒,行走在山坡与田间,脚手板起了一个又一个血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但他们从未抱怨。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把大爱融化在无言的行动中。
奶奶没有读过书,爷爷也识字不多,说不出“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穷不读书穷根难断”这样深刻的话,也说不清读好书到底有多大价值,只知道送他们读书,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祖辈之爱孙,则为之计深远”的内涵。
每当夜幕降临,看到姐弟在煤油灯下读书、写字,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会露出甜蜜的笑容,深深浅浅的皱纹里填满了希望的颗粒。
读完小学,大她两岁的姐姐死活不肯再读书。姐姐说,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太苦了,我不读了,就让成绩比较好的妹妹和弟弟读吧!由此,他们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杜应美和弟弟先后读完初中进入高中,费用更高了。所以,叔叔婶婶就四处打工,一如既往挣钱供他们读书。叔叔常说,你们不要担心,你们的爹不在了,我就是你们的爹,认真读书是你们的事,挣钱供你们读书是我们的事。在她读高一时,叔叔婶婶生了堂弟,但对他们三姐弟的爱没有丝毫减少。
杜应美和弟弟的遭遇,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她在册亨民族中学读高中时,学校多次减免了她的学费,一家企业也曾救助过她600元的生活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给予了她无尽的关怀。2008年7月,她考入了兴义师专英语系。读书期间,她经常去做家教,既历练自己,又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2011年毕业后,杜应美参加册亨县特岗教师的招考,通过笔试、面试和体检后,分配到册亨县双江中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
如今,已工作四年的她,显得干练自信。她说,老师真的是学生的圆梦人,要不是遇到那么多好老师,我也不会有今天。对于工作,她体会到,当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需要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孩子们,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不能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的缺点,但要用显微镜去看待他们的优点,许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往往可以“给点阳光就灿烂”。
杜应美姐弟仨,不幸又大幸。不幸的是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大幸在于拥有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无尽的爱,以及许多好人的关心帮助,还在于自身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乐观阳光。
如今,杜应美的家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她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好了,距离小康生活水准越来越近了。在假期或周末,小美常常回去陪伴爷爷奶奶,为他们买衣买药。爷爷奶奶总是劝阻她:“美,别买了,你成家花了不少钱,养娃娃也要花钱,东西我们自己会买。”小美说,买这些东西,花不了几个钱,只有你们身体健康,我才有爷爷奶奶喊!”逢人一问,爷爷奶奶总会自豪地说,“这鞋,是我家小美买的!这衣服,也是我家小美买的!”
亲情难舍,血浓于水。在外奔波的母亲,从未放下关注他们的目光,只要能找到打工岗位,也把打工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尽力帮助他们。
青山作证,亲情无敌。爷爷奶奶大爱无私抚孙儿,辛苦异常终有报;叔叔婶婶真情无价助侄辈,无怨无悔感人心。真情一束,催开爱的春天,放眼望去,一片明媚。